融会贯通的武医奇才

——记南少林武术代表人陈本法

见习记者/张隽 实习生/俞蓉蓉 吴凌南

   陈本法,1952年5月23日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,8岁开始随家人陈志祥苦学技艺,学习南少林“五行三正”、“五祖拳”、“边门杖”等拳法,并兼学医术,精通风伤科以及祖传青草科等。13岁至18岁跟家父好友福蔡黎明老拳师学习骨伤科,硬气功,太宗胡拳,洪拳等拳术;20岁至23岁跟泉州小黄、小山习学二节棍,流星锤等短器械及南拳,有南少林八卦连环拳、五行拳、七星滚杖等;25岁至49岁在福清市沙埔镇、高山镇、港头镇等地开办武馆;2004年5月任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理事、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高山办事处副会长、秘书长;2004年12月参加“中国福建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”获南拳拳术“铜牛 奖”;2005年1月入编《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》;2005年授予国际武术散手道黑带七段。任中国散手道协会常务理事、福建东南散手道办事处主任。 2005年被评为“世界著名武术名医”的荣誉称号。2006年被评为“散手道风云人物”。

豪爽义气 无私奉献

  陈本法热心于南少林武术研究工作,踊跃地加入南少林武术研究队伍,在研究会组建的初期,积极支持各项工作,在高山办事处工作期间,

自费深入各村,逐点摸底,逐个采访老拳师,采录南少林拳种,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,从经济上支持武术研究会、办事处,一心想把自己一生所学的拳种和医术奉献给 社会。陈本法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为了研究会工作能顺利进行,身先士卒,自掏腰包,捐资作为研究活动的经费,平时还刻苦修炼,多次参加公益南少林武术表演, 自费参加中国福建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,为的是弘扬南少林武术文化,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。为家乡武术事业的发展出点力。

历史给福清南少林武术 研究带来难得的机遇,也给陈本法爱武、爱乡、爱国、热爱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带来机遇,陈本法看到了许多武术家不断走出国门,为中华武术的振兴,传播和发展做 出了突出的贡献,自己也踊跃投身到散手道,努力提供信息平台,发动武术爱好者加入散手道的行列,顶着种种困难、压力,为了中国的武术事业不计个人得失,积 极组建福建东南散手道办事处,来丰富福建人民的体育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
精通医道 立志为民

 陈本法穷究医理精研武道,把精妙的医术和神奥的南少林拳有机地结合起来,治愈了无数的国内外患者。陈本法精通中医骨伤科,1981年在福清市港头镇开办武馆 时,早晚授徒传艺,白天给附近村民医病疗伤,尤其对骨伤科在当地被村民誉为“华陀再世”,骨折能准确复位,并用祖传青草疗法,医治疗程比医院治疗康复时间 缩短三分之二。用民间独特手法,复位时不但不疼,甚至连患者也毫无感觉。1979年村民王命春外出做工,在建阳工在右脚三处骨折,在省立医院诊断,膝盖心 下应施行截肢(因暴露性骨折后,下肢高度溃烂),经陈本法精心医治,42天痊愈,91年三山镇村民李杰之子李在善因车祸,手臂及手腕二处骨折,经多方医治 未效,后经沙埔镇何能过介绍,经陈本法诊治后20多天完全康复,象这样的例子不知有多少,慕名而来看病的患者不计其数。陈本法的民间医治手法集诸家之长, 使患者感到柔和、深透、有效,只要村民需要,社会立马放下手中的活,帮村民的疗伤。他为人忠厚,其医德修养均赢得村民的好评。陈本法认为习武者必须努力学 医,才能使武术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科学化、现代化的脚步,才能使武术健身价值、技击抚暴价值进一步提高,更好地发挥。把医学与武术有机地结合,形成并蒂莲花 同放异彩。

踏刀提水绝活

赤脚踩在两把菜刀刀刃上,肩上挑着10大桶水,脚却没有丝毫损伤,这就是传说中的踏刀提水。昨日,福清高山镇南少林武术分会副会长陈本法给记者表演了他的绝活。据介绍,陈师傅从小练习硬功夫,有着“金刚不坏”之身。

陈本法今年56岁,福清高山人,儿时随父在河南嵩山长大,13岁就被送进少林寺作为俗家弟子习武。“父亲也是俗家弟子,他也教我功夫。南拳北腿、罗汉拳等,我从小就开始学。”

说罢,陈师傅给记者表演了踏刀提水。他先开始运功,记者看到,他身上的肌肉一块块显现出来,脸涨得通红。接着,他在地上架起2把菜刀,刀刃上各放了一块地瓜。站上去后,地瓜立即被切成两段,但他的双脚丝毫没有损伤。之后,陈师傅又提起两大桶水,接着身边的助手递给他一根竹竿,上面架着10桶水。陈师傅接了 过去,将竹竿挑起,站在刀刃上依旧面不改色。

分享 :
 
奖励苹果6Splus手机五部
副标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