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26日上午10时,由青冈县武术协会主办的“纪念杨景大师仙逝162周年”活动,在青冈县德胜乡阮兽家屯“河中餳杨氏墓地”举行。在鞭炮齐鸣声中,青冈县武术协会秘书长王秀伟主持祭奠活动,杨景第七代血统传人杨义(黑龙江)、杨维(安徽),第八代血统传人杨晓斌(贵州);杨景古武当太极第五代传人李景宽(吉林),第六代传人郭仕昌(吉林)、侯廷胜(辽宁)、徐云浩(吉林)、杨恩松(吉林)、潘飞(吉林);青冈县武术协会领导王彦文、孙德江、姚树斌、于德芹、韩少波、那庆福、都洪达、冯忠君;河中餳杨氏家族及亲朋好友和青冈县体育运动管理中心领导30多人参加祭奠活动。
随后,一行人参观了青冈县奥林匹克体育公园,领略了青冈籍竞技体育名人风采展,重点关注了体育名人墙上“古武当太极拳杨氏八形掌第七代传人——杨维博士塑像”。在青冈县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安排下,又参观了“中国猛犸象故乡博物馆”和“青冈县文化馆非遗展厅”。
附:杨景大师简介
杨景,原名杨信,男,河中餳杨氏十八世嫡孙,1789年出生黑龙江省兰西县王宝屯,十七岁娶妻张氏,子三:见功、俊功、进功。二十三岁(嘉庆十七年)从黑龙江兰西王宝屯——辽宁海城——山东无棣——山东德州,寻“阴阳八卦掌”师承渊源,在德州邂逅冯克善加入天理教反清复明,成为天理教离卦卦长冯克善的部将,报名号山东武定府海丰县杨家庄杨景,与冯克善、牛亮臣、唐有义、宋躍漋等,相互授受交流学习拳法。
嘉庆十八年(1813年)爆发了天理教农民起义,冯克善与部将杨景(绰号飞狐)、唐有义受伤在河北献县被捕,紧接着李文成等首领在司寨被杀,天理教农民起义失败。唐有义余部与杨景和唐有义,里应外合越狱逃出。冯克善大义凌然为不使众徒惨死,毅然牺牲自己保全大局,托付杨景、唐有义完成遗愿,继续从事反清复明斗争。
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,天理教将领赵老灿与杨景、唐有义三人,打着冯克善旗号,赵老灿伪称杨景、唐有义的师父,在河北饶阳、深县、蠡县、固安等地传拳,伺机等待起事,期间多次制造宫廷事端。常潜入京师,给清朝政府制造混乱,盗取贵族和皇戚金银财宝、古玩玉器等,救济贫困的众徒,遭清兵搜捕逃脱,唐有义死于北京,赵老灿远去峨嵋山修道,杨景逃回关外。
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杨景逃回关外,关里发生的事无人知晓,人们仍然叫他大名“杨信”。生活俭朴寡言少往,每日子时秘密习武,后来杨家就形成了“子时习武”的规矩。在以后的十五年间,杨景用心体悟揣摩所学武功,在祖父杨吉兴“阴阳八卦掌”基础上,结合冯克善八方步,将“阴阳八卦掌”的八大形作为母势,每形分为七个小式为一组,八形为八组每组都有发劲,快慢相间,内炼金丹,外练铁掌,内外兼修。
咸丰元年(1851年),清政府派屯官来青冈择地开垦,沿通肯河右岸建立了六大屯。杨景带领三子杨进功从兰西到青冈北“开荒占草”,靠“袖里吞金”之术,定居阮兽家屯,“子时习武”传承“河中饧杨氏武学”,在祖父杨吉兴“阴阳八卦掌”(这里阴阳指对称,八卦指八方)基础上,结合冯克善八方步,与“铁砂掌”相融合,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“杨氏八卦铁砂掌”,与祖父杨吉兴并称“铁八卦”。讲究“步走八方,暗腿下藏;掌法开道,正隅收放;贴身摔拿,相济柔刚;掌法独特,劲力弛张”。
咸丰五年(1856年),杨景卒于阮兽家屯。曾孙杨文才将“杨氏八卦铁砂掌”简称“杨氏八卦掌”。2017年11月5日青冈县文广新局举行“杨氏八形掌非遗论证会”,经专家讨论“为避免名称争议”,一致认为将“杨氏八卦铁砂掌”,简称“杨氏八形掌”,归属“古武当太极”系列,并全票通过青冈县级非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