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门武术相传源自宋代,后人假托其至赵匡胤而得名,故称“赵门”。随历史的演变,清代中叶,直隶人张天虎(绰号麻溜张)传赵门拳法于四川、陕西等地。后来众弟子不断继承和发展其所传武功技艺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:手腿并用,以腿为主,并以腿法变化莫测、神速,力重著称。其攻防兼备,舒展大方,大开大合,大起大落,气势如虹,节奏鲜明,造型稳健。以“学时有定规,用时无定法”,随机应变,随式击之等技法为要领。其中的直隶派多以“叉手”出势,以“勒马收缰”为收势,以及动作转换以“云撩”动作有别于赵门的“三原派”。同时,弟子在传承和发展中,也逐渐总结完善了赵门武术诸如:双目如钉、形神兼备、拽拳踢腿、闪展腾挪,进退快速、变化矫捷,灵活多变、虚实皆用、盘龙卧虎,一触即发等理论体系,为后世赵门武术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赵门武术已经在巴渝地区众多的地方流传开来,也促进和丰富了整个峨嵋派武术的继承与发展,为中华武术文化的三大流派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。
峨眉赵门武术经历了由张天虎----马三宝----马鹤亭----丁国基----陈志清----肖清黄的传承过程,历经几代拳术家的无数心血和努力,使其弘扬、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更加完整、全面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肖清黄九岁习武,自拜原成都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峨眉赵门第五代传人---陈志清为师以来,系统的学习了峨眉赵门的拳术、器械、散手及内功。跟随恩师20多年的习技生涯中,深感峨眉赵门武术的博大精深。在恩师的言传身教下,对峨眉赵门武术有了系统的认识和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