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52势发劲练法
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52势匀速练法
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简介
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,出自古武当太极张三丰是一种传统的古老太极拳。嘉庆十七年(1812年)河中饧杨氏十八世嫡孙杨景,在德州邂逅天理教离卦长冯克善成为其部将,在天理教中云集的各派高手相互授受交流拳法,期间杨景学得太极十三形,具体学与何人不详。
《满州饧杨氏家谱》记载:“杨景继承祖训,隐传天理教为将,相互授受,交流拳法,各习其所长……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杨景始传十三形,子(儿子)进功(杨进功)称“杨氏十三形”。《蠡县县志》记载:“蠡县戳脚名家刘观澜,出身武术世家,清道光八年(1828年)兄弟三人跟随武术大师冯克善、杨景、唐有义学习戳脚、太极十三形、地躺拳……”(来源: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)。刘景山编著《戳脚》记载:“1820年后赵老灿传戳脚,杨景传太极十三形,唐有义传地行拳(地躺拳)。《石家庄市武术简史》记载:“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,是清末农民起义天理教将领杨景所传,创以何年不太详。”1985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河北省分会发文,关于组织武术《拳械录》《技术录》的相关通知,保定的《短拳》、《戳脚枪》、《太极十三形拳》、《八闪翻》入选。
道光十五年(1835年)杨景潜回北疆,将十三形十三路单操手,每一路抽出四个典型的代表动作构成“杨氏十三形五十二势”。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从1820年传承至今已有198年,流传于河北、山东、吉林、黑龙江等北方地区。由于受到时间空间、地域环境、文化素养、思想意识和其他拳种的渗透等多种因素影响,形成戳脚太极十三形、古武当太极十三形、杨氏十三形、太极十三形等,演练风格、技术结构、动作名称各异的分支流派。
2018年河中饧杨氏二十四世嫡孙,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维教授,将上述古传不同形式的十三形,统称为“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”,并对“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高校校本教材”进行开发研究,江西上饶师范学院亦将“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”作为重点建设课程,并向全国授权“传承基地”。但愿“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”在新时代背景下,能够为全民健身国家工程作出贡献。
⊙镜湖倒影
江南十月似骄阳,镜湖沐浴秋曙光,
远处高楼平地起,海市蜃楼水中央。
俯视杨柳逆生长,微风拂面戏鸳鸯,
忽闻维子一狮吼,鱼跃龙门竞开张。
注释:
1.江南十月似骄阳,镜湖沐浴秋曙光
江南上饶十月的太阳仍然骄阳似火,镜湖的河水沐浴着秋天的曙光。
2.远处高楼平地起,海市蜃楼水中央
远处一座座高楼平地矗立而起,倒影在水中俨然像一座海市蜃楼。
3.俯视杨柳逆生长,微风拂面戏鸳鸯
近看水中的杨柳倒向生长,湖面上微风轻拂中两只鸳鸯在戏水。
4.忽闻维子一狮吼,鱼跃龙门竞开张
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校本教材摄制组正在岸边拍摄,忽然听见主演杨维(维子)发出的狮吼声,五彩缤纷的鲤鱼纷纷竞相跃出水面,形成一幅美丽的“镜湖倒影”奇观。
5.《镜湖倒影》诗一首,选入《杨维博士诗集》,2018年10月5日杨维作于江西上饶镜湖。